|
岷县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|
||||
|
||||
|
今年以来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,我们紧盯主要经济指标保持“全市中间偏上”,重点工作争创“全市前三甲名次”目标定位,加力奋进,走在前列,全力以赴抓经济、促发展。上半年,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.9亿元,同比增长7.4%,排名全市第一。15项主要经济指标中,5项增速排名全市第一、6项排名全市第二,2项排名全市第三。全县经济潜能进一步释放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。 一、各类支撑要素多点发力,经济发展稳步增长 (一)重大项目全面推进。树牢“项目为王”发展理念,千方百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,如期完成“双过半”建设目标。争取到两部委审核通过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项目21个,下达额度4.3亿元;争取到国家和省级预算内项目9个、下达资金1.335亿元。实施市列投资清单项目105个,总投资312亿元,当年计划完成投资72亿元,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.1亿元,同比增长18.2%,排名全市第二。 (二)发展能级整体提升。一是农业发展保持平稳。全县完成粮食作物种植26.83万亩,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助资金1417万元,建成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片带3个3.6万亩,500亩以上中药材绿色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63个3.15万亩,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达58万亩,全县中药材面积达到68万亩以上。一产增加值完成1.5亿元,增长6.7%,排名全市第二。二是工业生产持续向好。上半年,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.6亿元,增长20.3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.3%,两项指标全市排名均为第三。“十大工业产业链”规上企业完成总产值10.3亿元,增长36.4%。设立1200万元财政预算资金用于支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,为34户企业兑现强工业奖励资金390.2万元,助力工业企业做大做强、增产增效。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机制,截至目前,承天中药材达到入规条件,鑫晶玻璃、永良药业、荣庆源石化等3户企业产值突破1000万元,有望8月底达到入规条件。三是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。二季度县上兑现一揽子政策各类奖励资金129万元,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全县市场主体总量达36715户,增长10.6%。利用夏季旅游消费旺季,组织各类文旅活动,以旅游赋能经济发展,打造多元消费热点。以“岷县非遗宣传周·花儿艺术节”、“军马文化·狼渡草原”文化旅游赛马节等节会为依托,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系列文旅活动,开展系列促销活动214场次,实现社零总额15.6亿元,增长8.5%;累计游客接待达281.2万人次,实现旅游消费15.33亿元。 (三)招商引资质效齐升。深入推进“引大引强引头部”行动,实地考察知名企业32家,初步达成项目合作意向62个,签订项目投资框架性协议6个,计划总投资26.4亿元。第三十届兰洽会成功签约总投资70.15亿元的岷县光赫4Gwh钠离子电池制造、岷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、岷县寺沟镇猫尾草(提摩西)现代产业园项目等13个重点项目。高质量谋划“千年药乡·多彩岷州”专题招商推介会,与华润集团、北汽集团签订项目合作框架性协议,签约项目24个,计划总投资98.9亿元。上半年全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(省外)完成77.83亿元,同比增长81.6%。 (四)园区建设快速推进。立足园区规划,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“大提升”、营商环境“大优化”、招商引资“大突破”、项目落地“大提速”为目标,全力以赴抓建设、保进度。上半年,共实施项目29个,总投资50.9亿元,累计完成投资22.93亿元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.91亿元,增长27.64%,排名全市第一;工业总产值11.69亿元,增长55.36%;工业增加值1.06亿元,增长17.54%;规上工业增加值1.33亿元,增长10.3%;上缴税收6878万元,增长55.23%,固定资产投资12.8亿元,增长131.2%;工业项目投资2.05亿元,增长11.3%。 二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,服务能力快速提升 (一)城市建设高效推进。今年实施“十大城建工程”项目72项,总投资248.79亿元,计划完成投资51.81亿元,已完成19.52亿元。目前,当归大道(四期)道路、岷州西路齐家段道路改扩建项目(一标段)、北门街道路(南段)改扩建、北城新区经四路南段、纬二路至经四路段道路等城市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已投入使用;南主一路(油库路)市政管网及道路改造、北小路大街市政管廊、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改扩建、教场片区污水管网等在建项目稳步推进。陈家崖片区二期、北城区崖王片区一期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快速推进,持续加强居民住房保障。 (二)交通网络逐步优化。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36项,投资2.83亿元,岷县至洮砚公路改扩建工程一期开工建设,三中至清水桥乡镇通三级公路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。实施中药材产业道路建设项目97项,总投资9992万元,目前,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站实施5项已完成85%的建设任务,乡镇实施92项完成70%的建设任务,预计10月底前完成全部建设。实施第二批衔接资金项目18项,总投资1665.77万元,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,预计8月底开工建设。实施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4项,总投资605万元,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。推进实施农村危桥改造5座,总投资619万元,目前,麻子桥、文斗桥已完工,八郎桥、卢家堡桥、学南桥正在加快建设。城乡交通网络设施全面完善,全县交通路网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。 (三)乡村振兴稳步推进。2024年新排查认定“三类人口”237户1070人,风险消除190户722人。累计有“三类人口”4661户18853人,风险消除2980户11849人,风险消除率达62.85%。中央、省市、县安排财政衔接资金5.15亿元,用于493个项目建设,截至目前,所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,资金拨付率达60.21%。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677户8268万元,富民贷2092户2.16亿元,脱贫人口发展资金需求得到有效解决。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,谋划第一批东西部协作资金项目30项,总投资4830万元,目前正在加快项目进度。确定中央定点帮扶项目16个,总投资1701万元,目前已下达项目计划,待资金到位后即可实施。扎实开展乡村建设示范行动,统筹安排项目资金5705.21万元,用于全县22个示范村建设。 三、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加力,多彩岷州成效初显 一是空气质量保持稳定。上半年,剔除输入型沙尘天气后,PM10平均浓度为56微克/立方米、PM2.5平均浓度为20微克/立方米,优良天数比率达94.4%,综合指数排名全市第一。二是水体质量持续优化。制定印发《岷县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》,认真开展全县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和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等行动,截至目前,投资765万元的岷县整乡(申都乡)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开工建设,投资584.2万元的秦许、马坞、梅川等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快速推进。上半年,洮河陈旗村、南河南川村等2个地表水国控断面,洮河右岸、马烨仓、关上等3个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%,达到或好于Ш类水体比例为100%。三是土壤保护全面提升。辖区内150家产废单位完成了年度废物申报登记和管理计划并通过审核备案,转移处置废矿物油74.49吨。累计转运医疗废物48.3吨。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1.04%,草原植被覆盖率83.05%。 四、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,发展福祉不断夯实 (一)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。通过急需紧缺人才引进、公开遴选等方式补充高中阶段教师73人;通过事业单位招考、特岗计划招考等方式招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393人。一批教育项目加快建设,县西城区第二幼儿园等23个项目完成建设,县西城区九年制等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,将增加学位2.1万个,全县教育资源纳容度得到有效提升。全县高中应届文化课本科上线率74.7%,较上年度提升15个百分点;中考七科合格率为17%,较上年度提升0.67个百分点。 (二)医疗服务体系持续优化。县人民医院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设备采购项目有序推进,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县托育综合服务中心、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以及马坞、茶埠等6个乡镇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项目、县第二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加快建设,全县医疗卫生承载能力逐步提升。上半年,全县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人次40.4万、住院人次5.99万,县域就诊率达到96.1%、转外就诊率降至4%以下。以数字化、智能化赋能医疗卫生事业,有效提升医疗服务水平。“智慧岷县”平台搭建起医疗卫生模块,卫生健康行业实现北斗规模化应用。 (三)基础民生保障更加有力。坚持以人为本,持续抓好健全社会救助保障体系、夯实养老服务基础、补齐社会福利短板、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关心关爱服务等工作,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,着力推动全县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。全县纳入城乡低保对象16804户47993人,城乡特困供养人员2865户2992人,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.22亿元。确定临时救助851户3512人发放救助金505.41万元,拨付乡镇备用金118.47万元。加大养老基础设施建设,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能力,梅川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以及西江唐家川村、维新施旗村、申都朱家村、闾井大庄村等4个村级互助幸福院已全部开工建设。全面落实残疾人、孤儿、困难老年人生活补贴政策,为全县残疾人、孤儿、无人抚养儿童、经济困难老年人等群体发放补贴资金955.63万元。 (四)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向好。上半年,全县实现新增就业1529人,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.5%以内,368名失业人员和28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。全力支持各类群体就业创业,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141人3074万元,发放企业创业担保贷款8户2160万元,支持417人实现就业创业。搭建就业供需平台,组织开展“春风行动”“就业援助月”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,开展各类线上、线下招聘活动10场次,收集发布县内外企业用工信息240家,提供就业岗位9728个,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506人。通过全县67家乡村就业工厂(帮扶车间)吸纳就业1363人。多渠道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,通过陕西师范大学、兰州大学、武汉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现场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32人。 主任、各位副主任、各位委员,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认识到,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诸如:经济体量偏小、产业发展不够均衡、城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不足,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,完善体制机制,提升服务质量,深挖发展潜力,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追赶发展。 下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下半年,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严格落实县委、县政府各项安排部署,紧盯全年目标任务,狠抓落实,攻坚突破,紧抓“两新”“两重”等政策机遇,深挖发展潜能,一鼓作气,乘势而上,着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 一、强化要素保障,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,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围绕区生产总值突破75亿元的奋斗目标,紧盯主要经济指标保持“全市中间偏上”,重点工作争创“全市前三甲名次”的目标定位,着力解决产业发展、项目建设、民生保障等方面困难问题和要素供给,有力保住存量、发掘增量,以经济工作的确定性保障经济发展成效,确保圆满完成县委、县政府确定的年度发展目标,有力推动全县经济健康平稳运行。 二、加紧项目建设,促进投资有效增长 坚持问题导向、结果导向,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,千方百计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全量报送,助力投资增长再提速。一是紧盯“功九成”项目建设目标,抢抓有效施工期,强化全过程、穿透式服务管理,全力提速度、赶进度,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建设任务。二是紧盯已上报项目,强化沟通汇报,推动要素保障向项目争取聚集,大小兼顾“抱西瓜、捡芝麻”推动项目落地,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投资拉动效能。三是紧盯国家最新政策投资导向,抢抓万亿国债、“两新”“两重”等政策机遇,结合岷县实际,围绕大型设备更新改造和消费品以旧换新、基础设施建设、产业结构升级、新能源发展等重点领域,加大项目谋划和论证,布局一批大项目、好项目,接续发力、连绵不断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。 三、强化招商引资,助推产业提档升级 一是多渠道推进招商引资。持续开展赴外招商活动,积极对接长三角、珠三角等重点经济区域重要企业,结合我县中药材、草畜业、通道物流等特色优势产业,积极招引上下游企业,做大做强做优做长产业链,形成完整产业体系。二是积极转化招商引资成果。紧盯华润集团、广西仙茱药业、富创云易智能科技公司等有合作意向企业,持续深化项目跟踪服务,全力推动项目前期,尽早推动项目签约落地,有力转化招商成果。三是加快推进签约项目落地建设。靠实项目单位职责,强化项目跟踪服务,全力推动第三十届兰洽会、药博会、马铃薯大会等重点节会推介活动中签约项目进度,确保项目早落地、早建设、早投产。 四、加大生态保护,推动多彩岷州建设 坚持精准、科学、依法治污,持续深入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加快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、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,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、重要领域、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。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,持续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,结合乡村振兴战略,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项目谋划实施力度。以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、农村水源地保护、生活污水治理、黑臭水体治理为重点,谋划生成一批环境综合整治的大项目、好项目,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,全面提升污染防治成效,加快“山水岷县、多彩岷州”建设步伐。 五、完善社会服务,助力民生福祉增进增效 一是全面优化教育资源布局,加大薄提工程、组团式帮扶、教育专项、专项债券等各种渠道资金争取力度,全力推进北城第二幼儿园等一批谋划项目落地建设,推动城关初中、岷阳镇第二中心小学、十里镇南小路小学等改扩建项目建设进度,有力提升特教学校、民办学校规范办学水平,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发展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。二是紧紧围绕2024年全县卫生健康重点工作任务,加快县人民医院、县第二人民医院设备采购安装进度;全力推进县医院肿瘤防治中心、微创介入中心、麻醉诊疗中心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;持续推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县托育综合服务中心、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以及马坞、茶埠等6个乡镇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进度,确保项目尽快完工,有力提升全县医疗服务能力水平。三是持续抓好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建设、养老服务能力提升、特殊困难群体关心关爱等工作,健全完善民政兜底保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措施,做好困难群众动态管理监测预警工作,高质高效推进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提标扩面,有力提升全县社会救助保障能力。 |
| [ 打印本页 | 关闭窗口 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