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
 > 今日动态 > 乡镇动态
申都乡依托“五区”基层党建 创新实施“1246”模式激活农区党建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新格局


发布日期:2025-11-19 10:30 信息来源: 岷县申都乡人民政府 字号:[ ] 视力保护色:


 今年来,申都乡深入贯彻落实甘肃省《关于分类推进“五区”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》《岷县分类推进“五区”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》的通知要求,聚焦农区党建“富民强村 和谐善治”抓好四项重点任务,锚定“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”目标任务,以党建为统领,从产业融合、基层治理、队伍建设三大维度发力,探索构建“党建强、产业兴、治理优、民心聚”的“五区”党建“农区”实践新格局样板,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红色动能。

一、坚持“党建之路”引领,筑牢乡村振兴“桥头堡”

始终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,突出乡党委“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”的核心领导作用。通过健全完善乡党委统一领导、党政齐抓共管、部门各负其责、村党组织具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体制,确保中央和省、市、县委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在申都乡落地生根。强化乡党委在规划制定、政策落实、项目推进、力量调配等方面的主导权,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优势、治理效能。

二、聚焦“两个抓手”发力,锻造乡村振兴“主力军”

一是抓强头雁队伍。实施村党组织书记整体优化提升行动,通过内部选拔、外部回引等多种方式,选优配强村级带头人。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,围绕政策理论、产业发展、基层治理等内容,不断提升“领头雁”履职能力。二是抓实党员作用。严格党员教育管理,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制度,增强党员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。设立党员责任区、党员示范岗,引导农村党员在产业发展、环境整治、乡风文明、矛盾调解等一线亮身份、作表率、当先锋,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。

三、实施“四项工程”强基,夯实乡村振兴“硬支撑”

(一)组织体系优化工程: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,在产业链、合作社、重大项目上建立功能性党小组,延伸组织触角。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机制,全面落实“四议两公开”,提升村级事务决策科学化、民主化水平。

(二)能力素质提升工程:依托乡党校、线上+线下教育平台、现场教学点等阵地,分层分类对乡村干部、党员、致富带头人进行全覆盖轮训,着力提升推动发展、服务群众的能力。

(三)集体经济倍增工程: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,盘活闲置资源,探索选准产业、资源发包、统筹发展等多种发展路径,因村制宜发展特色种养,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,增强村级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能力。

(四)治理效能提升工程: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。深化网格化管理,推广“党建+积分制”“党建+数字化”等治理模式,有效化解矛盾纠纷,提升乡村善治水平。

四、推进“六大行动”赋能,绘就乡村振兴“新画卷”

(一)产业兴旺攻坚行动:党组织牵头谋划布局特色优势产业,引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、价值链提升。党员带头创业致富,带领群众发展种养殖、农村电商等,促进农民增收致富。

(二)人才集聚引育行动:搭建引才聚才平台,吸引本土大学毕业生、外出务工经商人员、复退军人等回乡创业。建立乡土人才库,加强本土人才培养,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。

(三)文化繁荣浸润行动: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深入挖掘乡土文化,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。组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,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。

(四)生态宜居建设行动:发挥党员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带头作用,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、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(五)和谐稳定护航行动: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结合百日严打行动,党员干部下沉一线,排查化解风险隐患,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,提升群众安全感。

(六)惠民服务暖心行动:深化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建强用好村级党群服务中心,推行“一站式”服务、代办服务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增强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


[  打印本页  |  关闭窗口  ] 分享到:
责任编辑:岷县管理员        责任校对:岷县管理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