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寨镇吹哨集结主动创稳 协同联动主动创安 |
|
|
|
近年来,西寨镇严格落实主动创稳、创安职责,建立健全协同联动机制,切实担负起“促一方发展、保一方平安”的政治责任,有效确保了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”,努力维护全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 一、准确吹哨,需求和服务“精准对接” 一是精准学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,以党建引领为总基调,为确保吹哨有方、报到有序,先后组织召开3次基层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提升培训班。通过培训,提高了党员干部业务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回应群众的需求,切实形成部门推动、上下联动、多方行动的良好局面。 二是精准建。为更好地畅通诉求解决渠道,及时受理群众各类诉求以及急愁难盼问题,听取群众意见建议,通过“西寨之韵”微信公众号平台在线“下单”的方式,创建“向书记、镇长扫码留言”板块,程序将“哨单”推送给服务人员,对于不同类型的需求,吹响不同类型的“哨子”。根据群众诉求区分“普通哨”、“重点哨”、“疑难哨”,建立相应的处理机制,实现群众诉求精准对接。同时发布业务办理信息公示栏及业务人员联系电话,“有话‘码上’说,有事马上办”,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解决。自创建公布以来,扫码人数90余人次,扫码次数120余次,接收留言18条。 三是精准研。以掌握社会治安动态为前提,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基础,提升特殊群体服务管理为手段,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为动力,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及提升群众安全感、幸福感为目标,共组织召开社会治安分析研判会12次,汇总分析社会治安状况,深入分析研判矛盾纠纷的规律特点,聚焦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重点人、重点时段、重点区域,研判其可能对社会治安产生的影响。通过及时研判分析,明确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,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,有效防止矛盾纠纷激化扩大。 二、响亮吹哨,问题和困难“闻哨而解” 一是以哨为令,迅速集结。按照“五个明显提高”、“六个坚决防止”的重要目标,确保“稳”字当头,保障辖区和谐稳定。紧紧围绕全镇关键领域、重点行业、特殊群体、敏感时期常态化开展针对性、拉网式排查,逐项梳理解决生态环境保护、安全生产、食品药品安全、信访稳定等重点领域发现的问题。持续加大安全环境巡查力度,综治中心、应急管理办公室、市场监管所、司法所、派出所等单位形成合力,深入辖区校园及周边、卫生院、寄递业、企业等重点区域开展巡查。通过强治安环境管理、强周边交通管理、强校园安全管理,不断提升安全防范意识。联合开展各类安全巡查12次,其中对涉及校园周边的356家店铺下发整改通知书43份。 二是以哨为令,闻之即动。强化网格培训,助力基层治理,共召开网格员培训会6次,以“周初提醒、周末通报”的工作机制,督促网格员围绕“八员”职责要求,充分利用“陇情e通”APP做好矛盾纠纷、特殊人群、安全隐患、涉稳信息的收集处理。加大对118名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、10名社区矫正人员、6名涉毒人员、31名刑满释放人员等重点人员和353名“八类人员”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,确保重点人员不失控漏管,做到“情况全掌握、责任全覆盖、联系无遗漏、服务无盲区”。 三是以哨为令,落地有声。全面推行“大数据+网格化+铁脚板”工作模式,严格落实“五级九天”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和“一警情三推送”“一诉讼两推送”制度,充分发挥综治中心“前沿哨所”的功能作用,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方式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分级分类建立排查化解台账,实施台账式、清单化、动态化管理,早排查,早化解风险隐患。通过警民联调、警司联调等模式,并全部调解成功,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。共排查出矛盾纠纷119件,警情推送3件,访调对接2件,诉调对接22件。 三、持久吹哨,决心和行动“久久为功” 一是夯实主动创稳工作的“基”。定期召开全镇主动创稳推进会、信访工作联席会、社会治安分析研判会,按照《西寨镇主动创稳行动方案》,组建综合协调组、调度宣传组、督导检查组、服务保障组等四个工作组,统筹推进主动创稳工作。镇直各单位相互沟通协作,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机制,同时鼓励各单位在主动创稳工作中创新思路和方法,形成互补互促的工作局面。特别是针对冬季规范放牧,建立由执法队牵头,综治中心参与,司法所、派出所配合,各村监督的工作机制,通过这一工作机制的建立和运行,有效规范了冬季放牧活动,保护生态环境和草原资源,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,共办理相关信访事项10件。 二是架起主动创稳工作的“桥”。利用“西寨之韵”微信公众号、各村公示栏公布线索举报方式,鼓励群众积极举报涉黑涉恶线索。采取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的方式,开展普法宣传进村社、进学校,重点围绕扫黑除恶、反邪教、反电诈、国家安全等法律法规知识宣传。利用普法宣传月等活动,通过典型案例开展“面对面”法治宣传,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。共开展集中宣传活动21次,村级层面开展宣传活动60余次,切实提高了公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,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主动创稳的良好氛围。 三是搭好主动创稳工作的“台”。依托“雪亮工程”的信息化和网格化管理,构建了“党委领导、政府主导、综治牵头、公安负责、部门配合、社会参与”的工作联动机制,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协同作战,形成治安防控的“天罗地网”,推动主动创稳主动创安工作向纵深发展,为人民群众创造了一个安全、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。 |
|
[ 打印本页 | 关闭窗口 ] 分享到: | 责任校对:岷县管理员 |